Alexa

台灣七人小團隊創造百萬保全機器人奇蹟!進駐樟宜機場,為何說成功關鍵技術僅占三成?

樟宜機場保全機器人巡場,這家台灣汽車股7人團隊做的! 再來桃機、101都要測試,要價百萬為何說划算
撰文: 曹悅華     分類:智慧城市經濟     圖檔來源:攝影/蕭芃凱 日期:2025-02-12

車用沖壓零件製造廠百達,在新冠疫情間意外獲得切入服務型機器人的門票。

半年就成功簽下第一批訂單,還進駐樟宜機場,令人驚訝的是,這是一個7人小團隊的成就。

白色機身搭配全景攝影機,穿梭人來人往的機場,一旦發現旅客異常群聚,就會馬上進行通報,這是新加坡樟宜機場在新冠疫情期間導入的保全機器人。

 

這台機器人要價百萬新台幣,售價相當於新加坡真人保全一年薪資,但若長時間使用,將可節省人力費用,因此獲新加坡、美國、澳洲等國家陸續採用,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也預計在今年5月測試後導入。

 

很難想像,這款機器人的推手是一家在台灣上市的車用沖壓零件製造廠——百達—KY(以下簡稱百達)。

 

車用零組件本業穩健

設新事業盼分散風險

 

2011年成立的百達,以沖壓設備製造起家,也自製設備切入車用零組件,中國比亞迪、法國汽車零組件供應大廠Faurecia都是主要客戶。

 

攤開財報,隨著該公司本業車用零件、沖壓設備營收穩健成長,加上2024年10月收購全球硬碟內夾取臂製造與組裝領域龍頭供應商——新加坡上市公司BIGL後,併表效益展現下,百達二四年全年營收近30億元,較2023年成長逾6成,創下新高,全年每股稅後純益(EPS)將轉正。

 

近5年,百達營收皆逾10億元,明明靠著本業就可以穩定經營,為何還要將觸角伸進機器人領域?

 

「一開始,沒有人認為我們做得出來⋯⋯。」一手打造保全機器人的百達總經理黃泓杰接受《今周刊》專訪時,還原公司跨足機器人領域的過程。

 

時間回到2018年,百達收購BionicXP(現改名為Kabam),計畫發展機器人產銷事業;2020年、新冠疫情間,百達二代黃泓杰意識到分散風險重要性,希望投入更多心力在新興業務。

 

恰好在同年6月,新加坡最大保全公司Certis Group的研發高層找上百達,詢問他們是否有能力開發用於保全、巡檢的服務型機器人

 

其實,Certis此前已找了4、5家全方位整合自動化公司,打算開發機器人。但研發出的產品卻一直有性能不穩定、單價過高的問題。後來,他們耳聞百達具備供應鏈整合經驗,決定找百達試試。

 

這與黃泓杰大力開展機器人事業的想法不謀而合,他很快就決定接下挑戰。

 

他的第一步,是說服具備機器人研發經驗的機器人軟體公司Cognicept Systems創辦人Michael Sayre合作研發。掌握技術後,又花3個月網羅市場推動、供應鏈管理等人才,組成一個7人團隊,全力搶攻機器人市場。當時新加坡無真正落地、廣泛使用的產品可參考,因此,他們只能摸石頭過河,花半年了解保全工作的型態。

 

原來,一開始,Certis只是希望機器人能具備夜間例行巡邏的功能,以解決保全人力結構老化問題。

 

但黃泓杰認知到,發現異常後能否即時處理,才是客戶的痛點。因此,他提出增設警告功能,當偵測到異常後即透過系統通知真人保全,一旦有可疑狀況或危機,就能在最快時間內報警。

 

「技術只占成功的三成因素,剩下七成來自於對客戶的理解。」黃泓杰點出他們研發成功的關鍵。

 

接著,是降低生產成本。

 

黃泓杰思考,若能導入汽車零件模組化概念,就能在採購、製造和安裝上占優勢,「跟車子選配一樣,你可以選擇要不要螢幕,但不能要求螢幕長怎樣。」而這項策略也確實讓這款機器人的成本比其他公司低兩成。

 

投入上百萬元研發費用,前後歷經約50次測試,百達於2020年底通過Certis驗證,拿下第一筆保全機器人訂單,機器人在2021年進駐樟宜機場,協助巡檢。

 

全面應用還久

估兩年內成立新公司

 

憑藉樟宜機場的這筆成績,百達在機器人產業打響知名度,每年出貨量達上百台,後續進軍美國、澳洲市場,接下來還要在桃園機場、台北101測試。

 

協助將保全機器人導入桃機的信實集團表示,疫後機場旅客變多,將透過人機協作強化巡檢,而百達具備樟宜機場實際操作經驗,成為首選。

 

「相比於美國、新加坡等人力成本較高的國家,在台灣想要靠機器人取代人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」一名熟悉機器人產業的人士表示,保全機器人仍難以像真人具備高度機動性,加上投入門檻高,單機售價動輒百萬元,如果想打入台灣市場,勢必得提升產品附加價值。

 

對此,黃泓杰坦言,保全機器人設計較其他服務型機器人複雜,需要結合數據通訊,截至2024年已投入近1億元研發成本,希望讓巡檢狀況能夠更迅速回報,未來則有望拓展到飯店、學校等場域。

 

黃泓杰也預告,將為機器人業務成立新公司,預估兩年內獨立投入資本市場,百達能否讓機器人這條事業第二曲線持續成長,有待時間驗證。

 

百達-KY(2236)